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70102K)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前教育(570102K)
二、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高中同等学历者
三、年限
全日制三年,本专业总学分191分,总学时3302学时。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全国,服务于幼教行业,适应幼儿教师等岗位,政治思想坚定,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具备较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与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与实践创新能力,熟练掌握艺术技能且特长突出,能在学前教育行业第一线从事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幼儿照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能力目标
(1)具有普通话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育婴员、保育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具有良好的艺体技能:音乐的歌唱、弹奏、儿歌弹唱技能;舞蹈的基本功、幼儿舞蹈创编技能;美术的绘画、手工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技能等。
(3)具备创设有利于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的能力。
(4)具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设计、实施教育活动及教育评价的能力。
(5)具备一日生活的组织和保育能力。
(6)具备制定游戏计划的技能,支持、引导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的技能,编写游戏教案的技能、游戏活动的反思技能、创设各类游戏活动环境并投放相关游戏材料的技能。
(7)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同龄人相处,在团队工作中具有合作、交流与协商的能力。
(8)具备自主学习、反思和发展的能力。
(9)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10)具备较好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11)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2、知识目标
(1)幼儿发展知识
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政策法规。
掌握0-6岁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个体差异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方法。
(2)幼儿保教知识
熟悉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
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掌握幼儿安全防护与救助及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
掌握幼儿园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
(3)通识性知识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掌握相应的艺术欣赏知识和表现艺术知识。
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3、素质目标
(1)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身体素质:身体健康,能适应幼儿园工作。
心理素质: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
(2)职业素质
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热爱劳动,不惧艰难险阻,思想立场正确坚定。
六、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相关企业调研,本专业在结合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与学前教育行业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完善“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训见习”纵横联动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教育与幼儿园教学相融合,教学课程体系与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相融合,教学课程体系与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赛项相融合,思政与课程项融合。与幼儿园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实现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学习过程,同时将教育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整个流程,将职业技能大赛内容及幼儿教师资格证辅导呈现出实践内容全程化、实践场所多元化、实践方式多样化、实践导师多个化,从而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附录四:必修课程教学进程计划


附录五:选修课程教学进程计划表

附表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